从2014年3月1日起,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、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、外来务工人员和新就业职工申请公共保障房实行“随时申请、随时受理、定期审核”。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自审核通过的下月起领取住房租赁补贴,其他家庭则进入实物配租轮候序列。
目前,我市各区已接到了相关通知,申请受理工作正在准备中。街道办事处(乡镇人民政府)将设立受理窗口,即时受理申请人的申请,对申请人提供材料进行审核,审核完成后,报区住房保障部门。区住房保障部门结合民政部门出具的收入认定结果提出审核意见,经区政府常务会把关后,报市住房保障部门备案,并公示7天。公示结束后,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自下月起开始领取住房租赁补贴,其他家庭进入实物配租轮候序列。
日前,我市下发了《石家庄市保障性住房统筹建设并轨运行实施细则(试行)》,进一步调整了保障条件,扩大了保障范围,并从3月1日开始,市内五区和高新区住房保障资格申请开始实行常态化受理。今后,我市公共保障房将按照特殊家庭优先原则,轮候原则,公开、公平、公正原则,分类、分批次进行配租。
申请条件大幅放宽
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不受户籍限制
家庭收入超出标准但名下无房产的可继续租住
“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申请公共保障房,以前要求户籍满3年以上,现在户籍不受限制了。”市住房局相关负责人说:“以前,外来务工人员申请保障房的收入和社保缴纳年限都有相应条件,今后也不受限制了,但要求必须收入稳定、有能力支付承租的公共保障住房租金。”
记者将新的保障房申请条件与过去的进行对比,发现公共保障房并轨运行以后,许多条件放宽,保障范围得到了扩大。根据《细则》要求,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条件为:申请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且家庭住房总建筑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下、1人户在30平方米以下。而此前,这类人群必须满足无房条件才可申请,显然,住房要求的条件放宽了。
按照新的申请条件,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、外来务工人员和新就业职工中,单身申请人年满法定结婚年龄即可申请,在这之前是要求年满35周岁,这样一来,单身男性年龄要求降低了13岁,单身女性年龄要求降低了15岁。此外,离异申请人也不再受离异时间须满2年的条件限制。
保障性住房统筹建设并轨运行以后,不再符合原住房保障条件但符合其他类型住房保障条件的家庭,可随时申请保障转化;已配租新就业职工毕业满五年后仍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,可申请家庭类型转化;已配租家庭的申请人死亡,可变更与其一起享受住房保障的子女为申请人,子女不满18周岁的必须与法定监护人一起居住;已配租的新就业职工、外来务工人员变更工作单位的,新的工作单位提供《营业执照》(机关、事业单位提供单位证明文件)、《组织机构代码证》、重新签订《石家庄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合同》后,可继续享受保障;已配租公共保障房的住房保障家庭,家庭收入超出保障标准但名下无房产的,在签订缴纳市场房租合同后可继续租住。
分类分批配租确保公平公正
公共保障房分配分为两类,各有三个批次
烈士遗属、优抚对象、特困职工等享受配租最优先权
“公共保障房将按照特殊家庭优先原则,轮候原则,公开、公平、公正原则,分类、分批次进行配租。”市住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结合申请意向,按照打分排序、随机摇号的方法进行配租;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、外来务工人员和新就业职工则按照申请意向随机摇号配租。
据介绍,分类配租是指将已具备配租资格的保障家庭分两类配租。第一类为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;第二类为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、外来务工人员和新就业职工。
分批配租是指每类配租家庭中再根据是否特殊家庭、是否参加过配租等情况,将该类配租家庭分批进行配租。
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,第一批次为“优先批”(烈士遗属、优抚对象、市级以上见义勇为、特困职工、一二三等残疾人、市级以上劳动模范或先进人物、65周岁以上老人、低保等无房户家庭);第二批次为“轮候批”(即在上一次配租过程中进入配租环节,但未配租成功家庭);第三批次为“普通批”(即正在享受住房租赁补贴又未参加上一次配租摇号的家庭)。
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、外来务工人员和新就业职工,第一批次为“优先批”(特殊人才、省部级以上劳模、市级以上见义勇为、全国英模、二等功以上复转军人);第二批次为“轮候批”(即在上一次配租中进入配租环节,但未配租成功的家庭);第三批次为“普通批”(即第一、二批次以外的保障家庭)。
微信扫一扫 装修没烦恼